關于貫徹市住建委會議精神,認真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
北物協文【2017】59號
各物業服務企業:
近期京津地區發生嚴重火災事故,造成重大人員傷亡。12月4日,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召開通報天津“12.1”火災事故緊急視頻會議,協會及全市30余家物業企業負責人參加,相關委領導就物業服務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提出要求。為認真貫徹會議精神,我會就在物業行業落實安全生產各項工作通知如下:
一、進一步提高認識,始終堅守消防安全紅線
全行業要認真汲取火災的慘痛教訓,以十九大報告提出的: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,弘揚生命至上、安全第一的思想為指導,以最堅決的態度、最嚴格的標準、最有力的措施,按照市區主管部門的要求,持續推進安全隱患大排查、大清理、大整治專項行動,堅決遏制物業服務領域重特大群死群傷火災事故,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首都社會大局安全穩定。
二、落實“三大”專項行動,抓實隱患整改
按照安全隱患大排查、大清理、大整治專項行動的要求,切實做好安全隱患的防、查、處,在企業內部開展全員培訓教育、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區域、責任內容;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領導小組,緊密結合當前特點,找準本企業及服務區域內的薄弱環節和工作短板,逐項分析項目安全風險點,逐個排查安全隱患,并明確期限落實整改;同時增強對安全工作的預見性、主動性,進一步完善各項預案,要做到長抓不懈、態度堅決、作風務實、措施有力、整改徹底。
三、強化安全主體責任,突出重點部位的排查和問題的整治
(一)按照相關法規和合同約定,依法承擔普通地下空間安全使用責任。
地下空間的安全使用應當符合本市有關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、治安管理和房屋租賃管理的相關規定以及規范、標準。依據國家各項法律、法規,建立地下空間的使用報批、防火、防汛、治安、衛生等責任制度。地下空間用于出租的,應當按照本市房屋租賃管理的相關規定辦理登記。禁止將違法建設的地下空間出租,禁止將規劃用途為非居住用途的地下空間出租居住。
與使用人簽訂地下空間安全使用責任書,明確使用人對地下空間的安全使用義務,并對使用人履行義務的情況進行監督;發現使用人違反安全法規制度或者安全使用義務的,及時制止、糾正,并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。
地下空間工程的主體結構、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符合安全規范。在地下空間的入口處設置人民防空主管部門、建設(房屋)行政主管部門制發的人民防空工程、普通地下室使用標志牌。
建立安全設施檢查、維修管理制度,保障安全設施正常使用。對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檢查發現的事故隱患,在規定的時間內予以消除。依法及時報告火災、傳染病疫情等突發性事件。
按照《北京市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實施方案》(京安發〔2017〕4號)附件2《電氣火災綜合治理自查檢查要點》對地下空間的用電情況建立自查制度。
(二)加強裝飾裝修管理
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管理物業服務區域內的裝飾裝修工作,務必做到“五個確保”:確保施工企業有合法資格、確保施工人員符合從業要求、確保裝修內容符合要求、確保施工現場有安全措施、確保各方簽署安全協議。
按照裝飾裝修管理服務協議,完善裝修審批流程,在裝修期間進行全程監督,加大現場巡查力度,對違反法律、法規和裝飾裝修管理服務協議的,要敢于主動糾正,對存在安全隱患、現場管理不規范等行為要堅決制止,將檢查記錄存檔并向屬地行業主管部門報告。特別是要高度重視高層建筑的裝飾裝修活動,堅決杜絕施工現場住人、違規用電、違規用火、違規用氣的現象出現。在物業管理區域內設立裝修垃圾暫存點,設置明顯標識,明確裝修垃圾存放和運輸要求。
四、夯實基礎工作,做好幾個緊盯
緊盯重要部位排查。除地下空間及裝飾裝修外,同樣要緊盯好公共區域、消防通道、疏散通道、應急通道、設施設備間、樓體外墻等重要部位。緊盯基礎硬件維護。緊盯消防設備日常運行、滅火器、消防栓配置,定期自檢;緊盯突出問題整治。緊盯外墻保溫失效、違法建設、電動自行車充電、消防通道堵塞、違規使用電器等衍生的區域性火災隱患和突出問題,納入日常物業服務管理工作。緊盯消防通道和疏散通道的雜物堆積。
物業服務企業要對管理區域進行拉網式排查,并通過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和日常管理痕跡的到位、管理標準的落實杜絕安全隱患和死角。
歲末年初,消防安全形勢十分嚴峻,協會將在積極認真配合住建委落實各項精神及檢查的同時,發揮橋梁紐帶作用,為企業提供相關專業支持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,協助企業落實整改措施,總結企業好經驗、好做法、好典型,在全行業形成安全責任重于泰山,長抓不懈保平安的意識和發展態勢。
2017年12月6日
返回頂部